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九游体育在过去30年,美发培训并非一开始就奔着提升门店业绩和给顾客全新的体验去的。而是经历了为美发行业输送人才、为发型师提升技术的阶段九游娱乐。
80年代,一支叫“枪花”的美国乐队诞生,他们唱着“名利不过是身外之物,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活法”,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摇滚热潮。
在1.5万公里外的中国,一个名叫崔健的年轻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活法,他正在录制自己的第一张,也是中国摇滚史上具有开创价值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改革开放的脚步正在快速行进,喇叭裤、蛤蟆镜、可口可乐等新事物正在涌入中国。这些事物承载着的,是多种能改变社会面貌的潮流文化。
在那个还未足够开放的年代,中国男性普遍留着小平头和偏分头,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像崔健一样,留着齐肩长发穿行而过的时候,位于香港的美业培训机构蒙妮坦察觉到了变化,并迅速把学校开到了大陆市场——中国美发培训的大幕就此拉开。
30年后,当我们已经对多彩的发色和奇异的造型司空见惯时,值得追问那场从头开始的潮流风暴是如何过境的。
中国美发行业的发展是浓缩版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基本遵循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马斯洛需求理论。
1996年,15岁的王通中止了学业,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怀揣都市梦,从浙江前往上海投奔亲戚。
随着社会的开放,服务业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都市为很多像王通一样的辍学青年敞开了大门。
根据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2000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了339.58万人,涨幅25.5%。人口普查小组表示,人口总量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年轻人进入大城市追梦,由于学历较低,而又不愿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因此学习美发成为热门选择。
在蒙妮坦的带动下,东青、尚艺、文峰、永琪等培训机构陆续出现。台湾人谢泰锋和楼台丰创办日系美发培训机构——富康美容美发学校。
富康学校后期还整合了超过1000家理发店,打造出美发沙龙品牌“聚星”,形成了一条培训人才-使用人才的产业链。
在这一阶段,美发培训为行业输出了大量发型师,推动美发行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为日后的追逐潮流奠定了基础。
从2000年到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提升了7.73%,就业人数从1.98亿涨至2.6亿,上涨31.3%。
得益于前十年的发展,美发行业完成了前期积淀,竞争开始加剧。再加上200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让房租成为杀死美发店的第一杀手。很多发型师从一线城市回流到三四线城市创业开店。
为了覆盖高租金,吸引更多客流进店、办卡,美发店老板认为,一定要提升发型师的技术。于是,技术派培训登上历史舞台。
技术派分为两种,一种以沙宣为代表,他们讲求“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流行趋势如何变化,最基本的发型修剪是永远有用武之地的。他们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对常规发型和基础技艺的打磨。
从80年代开始,因为潮流文化的传播,中国的美发行业迅速起步。但从2000年后,随着日韩文化的盛行,年轻人开始追求夸张的造型。常规发型和基础技艺逐步失去了市场。
在王通看来,沙宣曾是美发师的技术殿堂,每个发型师都想去沙宣镀金。即便沙宣已经没落,但王通依旧认为,那是属于发型师的美好时代,因为第一次让他意识到“发型师不光是剪头发的,而且是基于美感的造型师”。
于是另一种老师登场了,他们在讲台上尽情发挥,剪刀在手中花式翻飞、吹风机也成为一种技术表演的道具。最终,他们创造了各种前卫、夸张的造型。
“这些过于超前的造型卖不出去,就算是找人免费体验,人家都不愿意去。”一位发型师告诉美业新纬度,刚入行时,他的工作就是在街上寻找模特,请他们免费体验新造型,但除了十八九岁的社会青年,没人愿意尝试。
通过20年学习,技术开始成为行业瓶颈——在日韩文化的映衬下,技术要么落伍要么过于新潮,在发型师看来,都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美发人把目光投向海外,开始兴起出国学习热潮,希望在彼岸学到顶尖技术。然而这注定是错误的预期,一段新的历史即将来临,让行业行业重新审视技术的价值。直到他们发现,美发需要技术,但不能只有技术。
艺境美发学院创始人刘星还记得在日本交流学习时,日本的发型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其实中国发型师的技术不差,差的是审美”。
实际上,中国发型师也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日本和欧洲实地观摩后,嗅觉敏锐的一部分美发人意识到了审美、潮流文化对于美发的重要性。
2013年,高洋与他的四位合伙人抛开技术、服务,让潮流文化引导品牌发展九游娱乐,创立了美发沙龙品牌3AM。5年后,3AM的营收突破3亿元,成为时下最火的美发品牌。
3AM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满足了那些热衷于潮流文化,不惧怕尝试的顾客的需求,为顾客们提供了一种另类的美。
现在,3AM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学院。高洋告诉美业新纬度,在3AM的培训体系里,“除了技术,别的什么都教”,其中不乏摄影等看似与美发相关性不大的技术。
刘星14岁进入美发行业,从理发店的洗头工一步步做到了发型师,后来又转型去做门店管理的培训。
在做培训时他发现了一个现象:所有发型师都很喜欢交流技术,但是技术好的发型师又不一定最赚钱。
“发型师面临的问题不是不懂技术,而是不懂得让技术更有价值。”为了让学员能把学到手的发型卖出去,切实提高自己的收入和门店的业绩,他将艺境学院的价值概括为四个字,“卖发型的”。
艺境的培训分为技术、思维、落地、商业四大板块。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改变发型师的思维。“员工应该意识到标榜技术是错误的,而应该以顾客的认可度作为衡量标准。”刘星表示,“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是,你收198元仍然有客人,而不是你觉得技术很牛,但只能收38块钱”。
发型师文龙已有17年从业经验,他先后接触了沙宣、日系、韩系等培训机构。总体的感受是“很多培训把细节说得太少了,很模糊”。他希望未来的培训机构应该具备根据顾客的头型和发质去设计造型的能力,“让发型师有思维上的转变,而不是去模仿”,他告诉美业新纬度。
高洋的观点更为激进:“未来只会剪发的发型师应该叫剃头匠,真正的发型师是设计师,不光会剪发,更重要的是懂审美、会拍照,能给顾客全新的美发体验。”
在做了十多年发型师后,3年前他回到家乡开了3家美发店。过去很多年,他一直站在发型师的立场上,一心想着把头发剪好就行,但是创业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会做管理。
最终,他决定关闭门店,选择做自己擅长的事——他现在的身份是艺境美发学院的教育部总监。
文龙告诉美业新纬度,入行17年,他学的东西太杂乱。现在更想简化培训方向,比如每次只学习一种发型或者方法。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理论不仅影响着发型师,对于美发培训行业来说,同样如此。
虽然实战派都把培训目标指向技术落地,但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竞争优势,他们仍然需要差异化打发。
归根结底,美发是一门技艺,谁的手艺好,谁能抓住顾客,谁才能在培训市场更让人信服。因此一场技而优则教的革命,正在冲击原来的培训体系。
以染烫为例,很多在行业内吃香的个人和门店,逐渐成为受发型师青睐的教育实体。
一年做出500万业绩,其中200多万是烫发。最多的时候,她的客人中90%会选择烫发九游娱乐。
不同于其它培训机构,Eva没有开设自己的培训机构,而是通过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再以视频教学或者预约线下课程的方式,进行授课。
通过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Eva提出了烫发的“四个菱形”“五大轮廓”等理论,深受发型师学员的好评。
除了3AM培训学院,位于宁波的IDOL PLUS学院也是这条赛道的佼佼者。
受日韩文化的影响,IDOL PLUS在色彩和技法上有很深的日韩烙印。其教育总监周波军是2016年资生堂创意色彩全国冠军,主攻日系技术。
与大多数培训机构不同,IDOL PLUS在宁波开设了两家沙龙。这拉近了教育业务与市场的距离,其课程设置也能对症下药,让发型师“学完即有用,用完即有效”。
伟哥教育创始人伟哥将脱离开技术提升的培训机构定义为“实战派”。实战派的特点是对市场非常敏感,消费者需要什么,它就教什么。“与其它培训机构相比,不能说美感更好,但是它的商业化能力确实更强。”伟哥告诉美业新纬度。
作为美发产业链的上游板块,美发培训市场的变化必然意味着美发店业态的变化。
从美发店的经营来看,伟哥认为关键字是一个“替”字——行业走到了又一次更新的前夜,老旧的经营方式依旧存在,但行业已经出现了新通路的曙光。
在旧世界里,美发店的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留住顾客的闪光点,只好靠储值和会员维持生计。而以下3类门店已经找到了突破口,让他们有机会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以3AM为代表的沙龙,紧紧围绕年轻顾客敢于尝试、追求时尚的需求。他们把门店打造成打卡地,成为那一拨追求时尚的顾客的造型首选。
以郑州阿洋私人订制美发工作室、上海卡尔沙龙是这一类别的代表。他们的特点是,在其它门店开始用抖音、小红书引流,丰富品牌属性的时候,他们聚拢行业的顶尖发型师,持续强化自己的技术标签。
在一众品牌求全求多时,坚守一小片阵地,输出“将一件小事做到极致”的品牌文化也不失为一种竞争策略。3AM就是在以染发出名后,顺势推出染发膏等美发产品和培训学院,在不拓宽染发赛道的同时,在深度上取得突破。
洗个头发、瞬间等专注于洗护造型的垂直品牌已经出现,未来这将会成为一大趋势。
30年前,因为摇滚乐等流行文化的进入,刺激和推动了中国美发行业的诞生和发展。30年后,文化和需求极度多元化,引导美发行业走向的,只有用专业服务满足顾客千奇百怪需求的发型师,以及开始回馈行业的培训机构创办者们。
“从做人到做事,美业给了我很多。”刘星表示,自己不仅靠美发赚到了养活自己的钱,而且还开了自己的门店,现在是时候回馈行业了。要让美发店的经营更专业,让发型师成为受尊重的职业。
Copyright © 2022-2028 九游娱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36590号-1